从服务之“效”看作风之“变”——走进西宁看发展·蹲点调研之五-新华网
新闻
2024 12/13 10:39:05
来源:青海日报

从服务之“效”看作风之“变”——走进西宁看发展·蹲点调研之五

字体:

  今年7月,西宁市出台《西宁市以数字化转型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实施方案》,立足数字化营商环境建设、衡量企业生命周期、反映投资吸引力、体现城市监管和服务四大维度,围绕19个关键领域,细化为138条具体措施,突出数字赋能、可持续发展、公平竞争等新价值导向,正式开启西宁营商环境的4.0时代。

  从1.0版到2.0版;从创建“双满意”品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的3.0版政策体系、着力破解关键难点问题,再到如今以营商环境数字化转型为切入点,高起点、高标准谋划4.0政策体系……西宁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以助力市场主体发展为核心,打造出一系列具有西宁特色的营商环境措施。

  包保制、链长制、有诉必应马上办、“揭榜挂帅”……西宁不断创新营商环境,用工作作风之“变”提升服务之“效”,以服务之“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是一诺千金,是相互扶持,是精准服务,是躬身前行,今天讲讲西宁的速度,感受西宁的温度,看看西宁创新的维度。

  一个必应的承诺

  “在‘我陪群众走流程’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企业对相关事项的线上申报流程不熟悉。”甘河工业园区规建局工作人员安培文参加了今年第一批“我陪群众走流程”的活动。当天他陪青海云天化国际化肥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不仅全过程陪同而且仔细思考办理过程中的问题和整改措施,在问题清单上他写到:“规建局窗口加强现场指导。”

  今年,甘河工业园区持续推进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创新机制,提升园区“未诉先应”工作机制,在服务中心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政务服务体验官”活动,结合园区实际邀请进驻服务中心的部门主要负责人深入办事大厅,以普通工作人员的身份坐窗口、以企业群众身份走流程、以体验者身份提意见,有效推动政务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局长进中心”“局长开放日”……政务服务不断从“能办”向“好办”“易办”转变。

  2023年10月,西宁12345政务服务平台在党建引领下升级改造,西宁开展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机制创新工作,一场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核心的政务服务变革悄然开启。该机制采取市级12345热线平台为接听受理主力,双号并行为专业补充,市、县(区、园区)、乡镇(街道)三级办理和村(社区)响应的热线服务一体化模式运行,以7×24小时的全天候服务,全面感知和发现群众诉求,全面响应和解决群众难题。

  运行一年的时间里,共受理群众诉求42万余件,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分别达99.9%、98.6%、96.9%,为西宁在产业“四地”建设进程中实现“一个创新基地、三个中心城市”的目标要求筑牢了坚实根基,极大地提升了西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有诉必应马上办”创新机制成为连接市民与政府的主渠道,同时也成为助企暖企、纾困解难的重要抓手。如今,“有诉必应马上办”工作机制正不断向“未诉先办”工作机制延展升级。

  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支持,全天候、全时段为企业纾难解困,从供需两端发力支持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系统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全面落实包联包保机制,与项目企业建立政企命运共同体;会同省科技厅,邀请新能源、生物医药领域专家,为30余家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创新体检服务;积极协调多个金融机构,开展银企对接及金融“三送”活动……有诉必应,是西宁的一个承诺,更是西宁的一种作风,是点滴小事里的西宁温度,也是助企纾困中的每一次主动作为。

  一次躬身的体验

  今年,面对光伏产业的波动,西宁开发区更是顶压前行,坚持把围着企业转、“有诉必应马上办”作为重要抓手,系统梳理企业在各类生产要素方面遇到的困难,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解难纾困,以用心服务让企业暖心。全面落实包联包保机制,与企业建立政企命运共同体……条条贴心,件件落地,生动诠释着西宁与企业“不抛弃、不放弃”的“浪漫”。

  解决中复神鹰生产用气指标、30万吨工业硅项目用水用电、博鸿化工1万吨铬绿项目前期手续……这一年,很多西宁开发区的干部与企业家们一样辗转反侧,相关产品的每一次价格波动都牵动着他们的心弦。但是他们依旧用自己的努力,给予相关企业足够的温暖与关怀,与企业一同凝聚起更加强大的力量去应对困境。

  助企纾困如何做?西宁给出的答案是高位推进、躬身前行。

  现场办公、入企服务、“一企一策”,这些词语对于西宁的干部来说都不陌生。

  今年以来,西宁市全面开展以进企业,送政策、送服务、送保障,抓招商为主的“一进三送一招”活动。26位市级领导干部亲自跑、亲自抓、亲自推动,建立市级领导干部牵头包保、市级行业管理部门(开发区管委会)和属地政府(各园区管委会)主动包保机制,积极采取座谈交流、现场办公等方式实地调研重点企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入企服务,深入中复神鹰等重点企业听取经营状况和问题诉求。同时,还畅通市级领导、责任部门与包保重点企业工作通道,会同包保企业制定“一企一策”解决方案,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实行每半月跟踪进度、动态销号管理,重点跟进企业排产情况、生产负荷、产品产量、合同订单、产值等情况。

  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深入泰丰先行、时代新能源等企业,跟进推动泰丰先行1万吨钴酸锂生产线建设、规划百万吨正极材料等事项,加快推动时代新能源锂电池生产线技改扩能等项目,力争宁德时代在宁布局建设40GWh储能锂电池……就像抢抓锂电储能新一轮布局发展的机遇一样,西宁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路上抢抓时机、躬身前行,以“干部作风转变”助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跨越式发展,为青海打造“高地”、建设“四地”奋力拼搏,为西宁建设“一个创新基地、三个中心城市”提供强力支撑。

  一场双向的奔赴

  “选择在西宁投资,是经过我们深思熟虑的。首先,青海的风光资源丰富、土地广阔,十分适合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有着非常庞大的市场。而且就储能而言,在南川工业园区,整个上下游产业链是非常完善的,类似宁德时代等企业生产的磷酸铁锂电芯,就是我们储能设备的核心材料。而且,我们选择西宁作为生产基地,也是考虑到通过西宁辐射到整个西北市场。”海得储能项目负责人王健宁说。

  海得储能项目的落地,不仅是对新能源产业链的重要补充,也是将西宁的光伏、锂电两大主导产业有机结合起来的一次“补链”。西宁在今年制定印发《西宁市2024年度招商引资领跑行动工作方案》《西宁市2024年春季外出招商工作计划》《西宁市2024年度绿色算力产业招商引资工作安排》等工作方案,围绕光伏制造、锂电储能等11条重点产业精准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可以说,海得与西宁是一场新能源领域的双向奔赴。

  面对呼啸而至的储能“风口”,王健宁说:“西宁的营商环境好,从前期招商引资到接下来的手续办理、建设过程中用水用电等方方面面,园区管委会都会非常积极主动地与我们对接,短时间就为我们解决问题。希望一期项目能在2025年年初投产,真正抓住储能市场布局的关键期,为发展整个西北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经济工作千转万转,招商引资是关键核心。今年以来,西宁市以“拼”的姿态、“盯”的韧劲、“抢”的劲头、“实”的作风,全面推进大抓招商、抓大招商格局持续构建。西宁开发区更是聚焦着力构建大招商大发展格局、支持开展基金招商、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等内容,探索差异化招商引资路径,因地制宜推进精准专业招商,切实以高质量招商引资推动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制定方案、项目推介、企业对接、现场签约……西宁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抢抓机遇、主动出击,掀起全年招商热潮。全年引进落地重点招商引资项目54个,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青海大学分中心、中国联通三江源大数据中心扩建项目、鲁抗大地中药提取线、新型显示产业园等一批延链补链项目签约落地,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招商引资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从拼政策到比“内功”,西宁市在新一轮招商生态变革中抓机遇、觅先机,始终坚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一把手工程”,全力推进政务服务提档升级,狠抓作风能力建设,为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更多企业愿意投资、愿意创业、愿意深耕。(记者 贾泓 张慧慧)

【纠错】 【责任编辑:鱼昊】